|
文章內容
“每一個民族,每一個國家的文化既因時因地而異,又有一定的穩固性和延續性,這就是文化傳統所起到的作用!2月25日,“張良書院講讀會”第一講在留壩縣張良廟博物館舉辦。 本次講讀會特邀哲學博士、歷史學博士后,長安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副所長劉康樂副教授來館講學。 講讀會上,劉康樂以“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與文化復興”為主題,著重從中華民族與中華文明、文化傳統與傳統文化、文化復興與天下玄同三個方面闡述了“傳統文化在中華民族文化中的重要性”。他說,在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傳統文化深刻地影響了中國人的哲學、政治、審美、科學和生活方式,進入新時代,傳統文化中的哲學觀念、治國方略和生態理念等,依然閃耀著智慧的光芒,是中華民族文化復興事業的寶貴文化資源。本次講座充分結合留壩豐富的兩漢三國文化和張良故事,既有中華文化重要脈絡的梳理,又有中華文化及其特質重要問題的深入討論。旁征博引、鞭辟入里的講解,引起了現場聽眾的強烈共鳴。 縣文聯主席 趙淑華 “講座結合我們留壩的實際和傳統文化,有張良文化、棧道文化、紅色文化、民歌及山歌,作為文藝工作者,要將其挖掘整理,發揚光大! 縣作協副主席 宋玉華 “本次講座感受很深,使我們進一步認識到中華民族5000年歷史的悠久,幾千年來文化的要一代一代傳承下去! 近年來,留壩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務,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動文化事業、文化產業和旅游業繁榮發展,繪就“詩”和“遠方”新畫卷。本次“張良書院講讀會”由縣文化和旅游局主辦,張良廟博物館承辦,旨在聚焦留壩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進一步挖掘張良、紅色、棧道、鄉土等優勢文化內涵,打造獨一無二的文化IP,持續提升文化影響力。 張良廟博物館館長高志文表示:“首屆張良書院講讀會目的是讓優秀的專家學者用自身的學術研究和影響力對留壩文化進行一個推廣,'張良書院講讀會'今后將每月舉辦一次。除了講座,還將探索更多豐富有趣的文化推廣形式! “今天我們借著傳統文化的這樣一個講座,也想把張良文化介紹出去,讓更多的人來了解留壩、感悟留壩,讓文化工作者一起來共商共論,對留壩的文化進行深入挖掘研究并傳播出去!眲⒖禈方淌谝脖磉_了對留壩之行和舉辦此次講座的感悟。 講座教授簡介 劉康樂,哲學博士,歷史學博士后,長安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副所長,主要從事宗教學、中國哲學、中華傳統文化等領域的教學和研究工作。主持國家級、省部級課題多項,獲得第十五屆陜西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陜西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等獎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