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內容
為大力培育和加快我縣社區工廠建設,全力支持社區工廠企業高質量發展,多渠道解決移民搬遷困難群眾就地就近就業,鎮巴縣按照“山上興產業,山下建社區、社區建工廠”的總體思路,積極主動作為,創新出臺新舉措。 2023年2月1日縣政府印發了《鎮巴縣支持社區工廠暫行辦法》。進一步明確社區工廠概念、扶持范圍、認定及退出條件、管理職責、獎勵條件及程序、金融政策等。從縣級層面樹立發展社區工廠的鮮明導向,提振社區工廠的發展信心,在管好、服務好現有社區工廠的同時,積極引進和吸納一批新社區工廠,形成社區工廠良性發展局面,在創新管理機制和政策支持層面推出以下6項具體措施: 一是明確鎮(街道)職責:按照屬地管理原則,鎮(街道)負責履行主體責任,承擔社區工廠建設管理職責,對現有社區工廠加強日常監管,統計做好社區工廠固定資產上級投入及自籌情況,明確固定資產歸屬,防止資產流失,指導社區工廠做好經濟效益測算等工作。對吸納就業人員情況實行動態監測,對社區工廠吸納就業人員多,特別是吸納脫貧勞動力人員效果明顯的加大支持力度;對吸納脫貧勞動力少,幫扶效果差的要督促整改,整改效果不明顯的,不再享受就業補貼政策并按程序退出。二是明確各部門職責:按照“部門聯動、各盡其能、各計其功”的原則,明確了縣發改、財政、鄉村振興、人社、經貿、經合、農業農村、統計、國土、稅務等18個行業部門支持社區工廠發展職責,要求各部門按照各自行業職責加大社區工廠項目、資金、用地等政策支持保障力度,履行好行業部門的監管責任。 在就業創業綜合考核分值保持不變的基礎上,對鎮(街道)新增且被認定的社區工廠且達到相關標準的實行考核硬加分;對大型移民安置點未建社區工廠或產業園區的實行倒扣分,F有和新增加的社區工廠在當年度成功申報為規上工業企業的,以統計部門目標責任考核標準加分,并按“五上”企業培育獎勵辦法進行獎勵。以招商引資方式建設且被認定為社區工廠的企業,符合《鎮巴縣招商引資優惠政策(試行)》規定的,按規定政策給予支持獎勵。 一是針對當前勞動群體參與社區工廠就業實際,將社區工廠吸納的16至65周歲以下的就業者納入對社區工廠獎補范圍。二是針對當前社區工廠招用工困難問題,在保持社區工廠優先吸納脫貧人口(含監測對象)和農村低收入人群外,對吸納的無法外出、無業可就當地剩余勞動人員一并納入獎補范圍。三是將社區工廠吸納就業所需獎補資金由縣鄉村振興局按年度從鄉村振興銜接資金中每年切塊后用于支持社區工廠吸納就業進行獎補。四是將社區廠吸納就業獎補按人數、工資收入、穩定就業時間、吸納脫貧人員的比例等分別按不同標準進行獎補,吸納就業人數按年加增,獎補時間為3年。 由縣發改局、縣人社局、縣鄉村振興局、縣經貿局、縣農業農村局按照行業部門職能組織社區工廠開展好相關培訓,促進社區工廠穩崗保就業。各鎮(街道)負責本轄區內社區工廠培訓等服務工作,按照各行業部門培訓具體規定和要求,監督、指導企業開展好相關培訓,建好培訓臺賬、企業實名制用工臺賬等,及時了解掌握企業用工需求,幫助企業解決招工用工方面的困難及問題。 由縣內金融機構負責開發與社區工廠相關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及時提供商業貸款支持。對有貸款需求的社區工廠企業及時協調相關銀行解決小額信貸貼息和創業擔保貸款貼息等信貸支持,切實解決社區工廠資金短缺問題。 每年開展一次創業帶動就業典型表彰獎勵,對創業帶動就業效果明顯社區工廠企業及優秀員工優先納入典型表彰獎勵,充分發揮榜樣示范引領作用,形成良好的發展氛圍和環境。 下一步鎮巴縣將繼續按照“山上興產業,山下建社區、社區建工廠”的總體思路,加強政策宣傳,貫徹政策落實落地,注重督導監管。強化責任落實,以《暫行辦法》為藍本,采取切實有效措施支持服務好社區工廠;加大政策宣講,認真執行好已出臺的各項支持政策,全要素保障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全力促進社區工廠提質增效,保障就業群體穩定增收;加快場地等基礎設施建設,通過“筑巢引鳳”,積極引進和吸納一批新社區工廠,助推全縣“雙招雙引”和全縣“三個年”活動,解決更多當地群眾就地就近就業。 |